“战友,你在哪里?”为寻找邱光华机组,军地先后投入几千人,动用飞机和飞行器100多架次,展开地毯式搜救。10天过去了,仍杳无音信……
她是怎么找到的?她一没有翻山越岭,二没有跋山涉水,甚至没有人赋予她寻找直升机的任务。她是坐在办公的地方里,面对电脑屏幕自己找到的。
电脑里有啥?有“指挥信息系统”。那些天,王君启动航线图重演功能,一个点、一个点地排查跟踪,发现大山深处有一小段1分40秒的连续航迹。她大胆推测:最后一个航迹点就是失事点。部队奔赴现场,果然如此!
何以如此?是搜救部队不辛苦吗?是战友们不想找到失事飞机吗?显然不是!举一反三,官兵们在思考——
信息化普及了,我们是不是能够熟练地驾驭它,进而养成依靠信息化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习惯和素养?
信息化升级了,我们是不是具备了与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吻合、相衔接、相配套的适应能力?
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,首先是人的转变要加快。围绕成空部队的探索和实践,记者展开了采访调查……
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某师。一天,参谋长神秘地对师长说:“师长,我家新买的电视听得懂人说话,让它换哪个台就换哪个台。”
“瞎吹!”师长根本不信。他来到参谋长家,只见参谋长对着电视喊:“中央台。”荧屏一闪,马上换到中央台。“咦?真灵啊!”师长大惑不解。这时,参谋长哈哈大笑,从裤兜里掏出个遥控器。
“好笑吗?”方殿荣脸色变得沉重:“类似的笑话今天其实更多!当年出现第一批带遥控器的电视把一个师长弄懵了,而今天我们面对的有多少‘第一批’啊,搞计算机的离岗两年就感到落后了,买个手机不到两年也落后了,电脑的软件没用几天网上就提醒该更新了……这是一个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年代,面对先进的信息化装备,谁敢说不会闹新的笑话?谁敢拍这个胸脯?”
细想想,这个胸脯不敢拍。方司令员的一席话,引起大家思考许多耳闻目睹的事——
上级来检查网络安全,指挥员首先想到的就是“断网”。网断了,一切依托网络的工作也停止了。这样就安全吗?顶多只会“安全”一会儿。
一支部队搬进新办公楼,有的同志桌子上摆着好几台计算机,可是“无纸化办公”很难推动,大楼内各部门领导仍心安理得地照旧在纸上批字,传来传去。
有的部队计算机越买越多、越买越高档,可常常是“重硬件轻软件”,“有软件缺数据”,“有数据难共享”。
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一种“网聚能力”,可是有些人不仅对网知之不多,甚至对网不屑一顾……
信息化在军营,一方面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格外的重视,一方面也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挑战……更深的追问,引起部队更多的深思——
能说下达“断网令”的指挥员责任心不强吗?能说桌子上摆着好几台计算机的同志不渴望信息化吗?今天,需要仔细想一想,我们怎么样才可以把这种“责任心”和“渴望”变成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执行力。
方殿荣:我想,一个人无法变得年轻,可是如果人的思想和素质不能保持年轻,就会被时代淘汰。许多同志步入军营前缺信息化这门课,当了领导后,部队的机械化建设尚没完成,信息化素养先天不足不是他们的错。他们干工作尽心尽力,但是拿不出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信息化带来的问题的办法。可是,今天的信息化建设能跨过这些人吗?不仅不能,而且有些还正处在领跑者的岗位上。
方殿荣:当年毛主席说过一句话:“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,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。”那时“有文化”,可能就是今天的中小学生水准。按照这一个标准,今天的官兵都是有“大文化”的人。可是在信息化社会,如果缺乏信息化知识和素质,我看这个“大文化”就要打问号了。所以说:“最根本、最紧要的是在提高官兵综合素养上狠下功夫”,这话切中要害,一针见血!对此,我们应有紧迫感,只有人首先加快转变,才会有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加快转变。
官大的打赢官小的、资历深的打赢资历浅的、有战功的老部队打赢后组建的新部队……
某航空兵师师长蒋济南几年前当团长时,一次对抗演练,他输给了机型落后而职务比他高的对手。领导判他失败的理由是:“对方空中攻击态势比你好。”
领导反问:“谁证明?”一句话,让蒋济南哑口无言。转念一想:“领导说得对呀,谁证明呢?目前,部队并没有精确裁决的手段。”
“要解决打糊涂仗的问题,就要给领导找个‘手段’?”蒋济南憋足一口气,组织人员搞研发。几年后,一套“空战对抗评估系统”问世。
如今,记者在成空航空兵某师看到:一场空战对抗训练结束,仅仅几分钟后,飞行参数就还原成栩栩如生的三维动画场面——
红方战机穿越峡谷,猛然拉升,锁定“敌机”,发射导弹。几乎是同时,蓝方战机也发射了导弹。两枚导弹,相向而行,鹿死谁手?
蓝胜红负!谁先敌开火,谁先敌命中,“评估系统”就判定谁是胜者。计算机不认识谁是飞行员、谁是师长,谁代表老部队、谁代表新单位,胜负裁决依据是训练数据的精密比对。
蒋济南:军人,谁不想有把好枪?谁不想练就百步穿杨?歼-10,就是飞行员手中的好“枪”!但这“枪”已经不是“一杆枪”了,而是包括雷达、火控、机电、信息传输等要素的作战平台。它身后是侦察、预警、指挥、通信和作战评估组成的大系统。《亮剑》里的“李云龙”时代,枪炮一响敌人倒没倒,眼睛就能看得明明白白。现在我们看不见了,怎么办?这样的一个问题不解决,我们就可能把一杆“好枪”用成一根烧火棍!
蒋济南:这样的一个问题问得好!当年对“李云龙”来说,他的职责一是发现敌人,二是消灭敌人。今天对我们说来,一是发现训练中的问题,二是解决这样一些问题。今天,处理问题的办法在哪里?在于充分的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。我们如果不具备信息化素质、缺驾驭信息化的本领,就拿不出办法发现和消灭“敌人”,又怎能谈“亮剑”呢?身处信息时代,具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难题的实际能力,才是新一代有本领“亮剑”的指挥员!
成空某场站机务维修大队有个基本技能训练室。记者推门进去,下士特设员冯力伟正在网上对照“基本技能训练系统”,训练通电检查过程。
屏幕上,小到插头包扎圈数、保险丝扣数都有明确数值。小冯和记者说:少了一圈或一扣,系统就会亮“红灯”,后面的工序就没有办法进行。只有按照标准把所有工作做好做到位,系统才会亮“绿灯”,并对他的工作评分——该得“几颗星”。
这,就是享誉空军机务战线的“星级量化评估”制度。在网上,记者看到,杨顺林所在机组的战机出动次数全大队最多,维修保养却最好。战机旁边有两颗金星,证明这架战机已经连续两个月被树为“维护保养样板机”。
机械师杨顺林在网上点开一张维修工卡。他说,如今飞机维护保养,实施的是“1-X”模型,“1”即飞机出厂原始状态分值,“X”即维修失误和差错。飞机健康程度有报警显示,能不能飞,信息每5分钟刷新一次。
成空某师政治部主任张卫兵说:“标准,让官兵的技术水平固化和稳定下来,任何新战士到这个机务大队按照这套标准训练,技术和质量都不会走样。”
记者在某航空兵师采访各级指挥员常吃“闭门羹”:“对不起,我明天有飞行,现在必须在网上完成飞行准备。”这一套试卷,他们在“飞行质量监控系统”上答写了千百遍,依然慎重如初。因为每一次答题如果不符合规定标准,系统就会对飞行员发出“不放飞”指令,不管你是师长还是团长——系统只认标准不认人。
那天,记者在走廊里等候师长“答题”完成飞行准备。猛一抬眼,看见墙上有一张照片——航天英雄杨利伟。该师副政委廖应滨和记者说:“杨利伟,曾是我们师的一名飞行员。”
谈起杨利伟,廖应滨这样说:“大家回想当年的杨利伟,感到他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,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强烈的标准意识,他总是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标准,成千上万个操作动作准确到位。所以,标准就是品质,标准就是执行力,标准塑造了航天英雄!”
张卫兵:常言说,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。过去,新兵来的时候我们最心焦:新老交替后,新手让人不放心。现在,新战士一来到部队,遵循的就是信息化系统规定的强制性工作标准,按标准执行到位就能上岗,严格执行标准就是标兵。可见,“标准意识”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备的一种素养,只要执行标准,工作质量就有刚性的保证。有人说,信息化时代,就是“巨星”隐匿、“群星”闪耀的时代。我看对军营来说,这个时代,是人人都有几率会成为“标兵”的时代!
廖应滨:装备越先进,手段越信息化,标准意识越重要,执行标准越关键。我想举两个例子。第一,同样的零部件,同样的生产线,有种汽车在国外原厂组装5年不漏油,而国内组装的两年就漏油了。为什么?因为人家工人的扳手都有刻度,一个螺丝拧几圈是有标准的。第二,你到全世界吃麦当劳,非洲的店和美国的店炸出的鸡块质量是一样的。为什么?因为鸡养多少天、盐放多少克、油温多少度、鸡块炸几分钟都有同样的标准。所以,信息时代有句话叫“得标准者得天下”。我理解其道理就是:标兵和英雄永远是先进的少数人,而标准将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。
“园长”上尉王揽月,程序员上尉韩天明、刘伟,美工设计员上士高恒和黄立克。5个小伙子,平均岁数不到30岁。
“你在看啥?”记者问。“我在‘倒推’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的想法,他的奇思妙想,没准会用在军事领域上。”刘伟说。
真让刘伟猜对了!前不久,他从报纸上看到,英国军方从《阿凡达》得到灵感,派战机携带3D摄像机,前往阿富汗战场拍摄高分辨率的三维地形图,建立战场地形地貌精确信息数据库,实时传送给地面的士兵。
王揽月和记者说,同样是受《阿凡达》启发,他们的“软件创意园”,正在做一个项目:“三维仿真数字化场站”。他请记者观看电脑上的“半成品”,一辆大客车的车门能用鼠标点开,方向盘能用鼠标转动。他带着一种陶醉的神情和记者说:这个“电脑上的场站”建成后,全站的机务,制冷、制氧、航材、军械……各行各业千人百车,都可以在网上模拟训练。
在某师采访,记者巧遇王君,问她来干什么?王君笑答:拆“烟囱”建“大食堂”,顺便考察“市场”。此言怎讲?“部队类似的‘软件创意园’多起来后,各自开发的软件形成了互不兼容的‘烟囱’,我们干的活儿,就是把各家软件放在一个‘大食堂’里,让每家的‘好菜’摆在一个平台上,大家共享‘自助餐’。”至于考察“市场”,王君这样解释:“成空领导让搞技术的干部迈出双脚走下去,靠我们当触角摸准部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需求在哪里?着力点在哪里?”
说起这件事,成空政委王祥富如此感慨:“王君和她的战友们在干一件很有意义的事——那就是让部队的‘大多数’真正行动起来了。 ”
王祥富:冰心老人说过一句话:“创造新陆地的,不是那滚滚的波浪,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。”说到底,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希望在于行动起来的“大多数”。任何一个群体都是枣核型的,被淘汰的是一小部分,当标兵的也是一小部分,“鼓肚”这批人比较而言是大多数。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能不能成功,就在于这个“大多数”。这一部分人行动起来了,加快转变就有了执行力。我们常说,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不是物,而是人。这个“人”不是一少部分先进的人,更不是一少部分落后的人,而是一大批不仅有学问、有技术、有素养,而且有使命感,有执行力的人!
王祥富:战争年代有句话:打仗的行军,就是学习的行军。那时,有很多人没上过学,不识字,行军时就靠看前面战友背包上插个写生字的小黑板学文化,后来许多人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。今天,军营里工程师、博士、硕士如雨后春笋,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进程中,仍要继承发扬老前辈的“小黑板精神”。这是一个春天,只要我们努力去耕耘、去播种、去培育,不远的将来,我们眼前将是一片全新的美丽田野!